一個電影劇情的好壞,與編劇的靈感是有直接的關系的,有一些編劇很厲害,能夠從平凡的生活劇情中創造出不少令人感動的故事,也有憑空“捏造”一個世界觀的能力,很多人都想著做編劇,那么做編劇之前除了文字功底,還必須具備哪幾種能力呢?

一、豐富的想象力 要想作為一個編劇,那么就必須要有豐富的想象力,無論在哪種場景都有一定的想象力,比如去飯店吃飯,在服務員端菜上來的一瞬間,只看一眼,腦里馬上聯想到她在端菜之前在和廚師嘮叨,廚師是她的愛人,準備結婚,兩個人正在為結婚彩禮,買房的問題煩惱,還有廚師準備自己創業,但是女的不同意等等........
二、觀察人生的洞察力 作為一個編劇,在日常生活中就應該學會認真觀察周圍的一舉一動,觀察人生百態,并且做好筆記,這是一個龐大的計算機數據庫,有助于我們在編寫腳本時,描繪出各式人物的言行舉止,喜怒哀樂。
三、無中生有的創造力 如第一點豐富想象力,無中生有也是很重要,除去第一點的案例,如神話人物、歷史人物的
劇本,除了參考歷史與神話故事之外,他們的日常一些生活,對話,多數都是無中生有,創造出豐富的劇情。
四、引人入勝的聯想力 生活是平平淡淡的,但是要在平淡的生活中找到樂趣并且適當夸大,善用聯想力,能夠讓你描寫劇情更深刻、更豐富、更有趣。
五、精彩有趣的表達力 把思想文字化,文字影像化。一個好的編劇,除了能把腦海中構思的故事,用文字表達出來之外,還要在字里行間,感受到精彩的影音畫面。
六、周全精準的組織力 原始劇情的構想,大多開始于一些點子的火花。當這些有趣、有意思的情節越來越多時,就足已構成一個劇本。如何把這些點子,做合理又有趣的串聯,合理得天衣無縫,有趣得引人入勝,就要靠精準的故事組織力。
七、最后一力就是毅力 一個編劇常發生的困擾有:限期文件的壓力,劇情遇到瓶頸,靈感枯竭,被要求修改重寫,甚至根本不被采用遭退稿,再加上長期坐在書桌前,導致腰酸背痛兼手麻等等......能夠用毅力挺過去,并且想辦法去解決,這才是能夠堅持做編劇的基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