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微
劇本創作中,人物,情節、環境三個要素相輔相成。故事情節以人物為核心展開,人物推動情節的發展,環境使人物更具立體感、真實感。一個成功的微劇本,不僅能塑造令觀眾喜歡的人物,也必會留下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情節。情節是故事的主要架構,同時,它也是發展的,會有一系統的變化,發展方向也會改變,故事中人物的選擇、命運和信仰也會改變。令人滿意的情節應該能夠通過決定、失誤和行動呈現人物;能夠揭示沖突,使沖突戲劇化,且能夠化解沖突;能夠給予作品復雜度和廣度。只有掌握了這些,你的故事才是活生生的、有靈魂的、可掌控的。
劇本結構細分方式有很多種,有按敘事時空的不同處理方法而分的,有按情節線索安排方法不同而分的,有按人物關系設置方法不同而分的。但就從情節線索安排來劃分,主要以單線情節結構為主。一系列互為關聯的事情、情節和事件按敘事線性安排,最后導致一個戲劇性的結局。

無論是微劇本創作或是寫作,單線情節結構的概念都是最為基礎且人們最熟悉的情節發展模式?,F在,來看看單線情節結構的具體內容,以便更好地理解單線結構應該如何展開,下面就聊聊單線情節要如何寫:
首先,在故事開始時,簡單地介紹故事背景與人物身份等信息。當然,有些劇本可能為了劇情的需要和兩點的突出,會有刻意的隱瞞,但是最遲在第一幕結束之前,應當將背景完整地展現出來,以明確作品的類型與主題。
其次,劇本在故事開始時,需要明確主要人物的存在感,可以通過一系列與故事主線有關的事件,讓觀眾漸漸喜歡上主要人物。如之前所提到的,主要人物不一定是一個“完人”,但他身上必須要具備一些能夠吸引觀眾注意的閃光點或可愛之處。只有這樣,才能讓觀眾愿意跟隨著主要人物的腳步去冒險,去探究整個故事的發展進程。
再次,劇本在故事開始時,也要注意預示的作用,雖然此時主要人物還沒有開始冒險,主要人物與反派人物的對決也還沒有展開,但應該通過合理的預示,為接下來即將到來的高潮提供鋪墊,使劇本銜接得當,情節合理富有邏輯。
最后,劇本最好在故事開始時就能設置懸念。懸念是讓人想知道答案的問題,在故事最開始丟出這樣的問題,能夠引發觀眾的好奇心,能夠讓觀眾繼續觀看下去,懸念出現得越早越好,可以讓故事開篇就充滿了懸疑性。